凯发K8一触即发电子信息产业,是指为了实现制作、加工、处理、传播或接收信息等功能或目的,利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所从事的与电子信息产品相关的设备生产、硬件制造、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以及应用服务等作业过程的集合。
电子信息产业,是指为了实现制作、加工、处理、传播或接收信息等功能或目的,利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所从事的与电子信息产品相关的设备生产、硬件制造、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以及应用服务等作业过程的集合。电子信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权威管理部门--信息产业部在统计和分析时通常采用的词,电子信息产业具体细分为投资类产品、消费类产品和元器件产品三个大类。出于部门隶属渊源的原因,电子信息产业有时人们分析时也用电子工业一词代替。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在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加工工艺的改进,集成电路差不多每三年就更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光纤通信、数字化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的兴起,使电子工业成为一个迅速崛起的高技术产业。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研究报告》显示:
电子信息制造业在数字经济的划分中,从属于数字产业化领域,而其市场需求跨越到了产业数字化一端。行业内部包括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电子设备等,上游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等子行业,应用于硬盘存储器、移动手机、移动通信基站、微波终端机等等子行业。这些环节,既要服务于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也是数字经济的先导产业,因此电子信息制造业面临着双重机遇。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一轮科技正向纵深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迎来新一轮的黄金机遇期。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先导产业,2021年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市场规模达到9.9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82%。
我国要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中实现攀升,企业必须建立适应全球化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要求的国际对话与合作机制。依托“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和“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建设的机遇,加强与德国、乌克兰、俄罗斯等沿线国家的交流,拓宽电子信息产业合作渠道,探索共同发展和协调推进机制。密切跟踪世界各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商业模式、生态系统、技术标准化的部署、新业务的应用与推广进展情况,积极参与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资源、政策和标准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在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方面,由传统的设备产品输出转变为技术标准与应用服务输出,加快电子信息关键软件技术平台的研发与产业生态体系的建立,实现平台、应用和服务的全球拓展。优化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产品的加工贸易。依托加工贸易打造一批先进示范区,促进电子信息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深度参与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等加工贸易向品牌、研发、分拨和结算中心等产业链高端延伸。
2021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41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增速较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1.5%。营业成本121544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较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2021年实现利润总额8283亿元,比上年增长38.9%,两年平均增长27.6%,增速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高4.6个百分点,但较高技术制造业利润低9.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但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低0.9个百分点。
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在41个大类行业中,排名第6,增速创下近十年新高,较上年加快8.0个百分点;增速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6.1个百分点,差距较2020年有所扩大,但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低2.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1.6%,比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高5.5个百分点,对工业生产拉动作用明显。
目前,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相关企业掌握着大量信息领域高端产品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占据了高端信息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等价值链高端,掌控全球信息产业的制高点。其中,谷歌、高通、英特尔、微软、三星等企业掌握了从操作系统、集成电路、5G通信、新型显示等核心技术,并以此牢牢占据产业链高端环节。
凭借专利技术,这些企业建立了较难逾越的技术生态体系、高技术门槛、知识产权壁垒和技术转移障碍,使得相关高端技术的扩散和技术转移受到了很大限制。作为后发国家,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超越,仍将处于追赶阶段,仍需要长期攻关和技术积累。
纵观各国电子信息产业推动措施可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一是政府要确保正确的引导作用,审时度势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二是坚持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建设,协调互补,不断推进产业创新;三是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税收相关的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增强竞争优势。四、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启示新一轮技术创新引领产业新变革。全球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进入新一轮加速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演进,我国已形成的局部技术优势将面临新的挑战。发达国家依然占据信息产业价值制高点,在大力构建信息经济新优势的同时,积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推动工业化进程,争取未来全球高端产业发展主导权。
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产品消费市场和制造基地,在互联网、通信服务、设备与终端产品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呈跃升态势,具备了跨越发展的条件,但也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以及国内要素禀赋深刻变化、新旧增长动力转换的严峻挑战,转型升级任务更加紧迫艰巨。
数字化以各类终端的电子化、智能化为基础,5G背景下电子+趋势明确。提出的电子+即指通过电子、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非电子产品电子化、简单电子产品智能化的过程。基于5G所实现低延迟、大带宽、广连接将为生产设备、消费终端等万物互联创造网络环境,这两年快速兴起的智能手表、智能汽车等均是电子+趋势的具体体现,而这一趋势也将为生产、生活等各类场景的数字化奠定基础,有效拓宽电子产业链公司的下游市场空间,真正实现先进制造能力向其他传统非电子制造业的外溢。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及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与物质基础,是保障国防建设和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石。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研究报告》。
电子信息制造业在数字经济的划分中,从属于数字产业化领域,而其市场需求跨越到了产业数字化一端。行业内部包括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电子设备等,上游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半导体分立器件、...
据日本共同社15日报道,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印度新车销量约为472.5万辆,较上年增长25.7%2...
国家知识产权局:截至2022年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35.5万家截至2022年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
2022年底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2023年将新建4500万亩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总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动画制作企业所采用的商业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IP的动画化,另一种则是动画的IP化。顾名思义,前一种模式主要是将...
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而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
英国英格兰地区10月起将禁用一次性塑料餐具英国政府当地时间14日发布公告称,英格兰地区将从今年10月起禁止使用一次性...